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5-08-01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章作者:李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加入时间:2012-10-19  点击次数:493

 

——民建莲湖工委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掠影

 

龙年之初,西安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奔赴一线,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全市上下奏响了一支转作风、解难题、惠民生的春曲。这一曲音符飘进了社区院落、企业车间,回荡在大街小巷、村舍农田,温暖着人们的心田,把希望传递到百姓身边。全市各级民建组织也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履行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职能,掀起了一股摸实情、办实事、暖民心的热潮。民建莲湖区工委积极探索服务基层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的新途径,着力开展了“民建会员进社区” 系列活动,将服务社会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社区,充分体现了作为一级民建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架起民意直通车

 

2012323,春光明媚,位于西大街贡院门社区的西安市儿童医院家属院小广场,锣鼓喧天,人头攒动, “民建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络点” 授牌仪式在这里举行,民建西安市委会的领导莅临了现场。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仪式正在进行,场下的居民们在窃窃私语。一位说:“以后好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经常到咱们院子来了解情况,咱们有啥困难,有啥问题,都能帮助反映和解决。”那边又有几个人在悄声的讨论,一个说“就反应咱房产证问题,办了11年都没给咱办下来”;还有一个说:“我要反映咱物业不作为,天然气到现在还没引来,下水道整天堵塞,臭气熏天。”“我想反映咱社区没有我们健身休闲的场所……”。

在向儿童医院物业办公室和早慈巷物业公司授完牌后,五名“落户”贡院门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始了现场咨询服务。社区的居民纷纷围拢上来,反映困扰他们多年的难事和烦恼。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非常诚恳地向社区居民询问问题、了解情况,耐心解答,认真地记录接待日志;并到小区实地查看进行深入了解,当天一直忙到接近中午一点钟才离开社区。整个活动反响强烈,社区居民们交口称赞,认为只有能来到身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才是值得他们拥护的好代表、好委员。

“民建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络点”也是民建会员进社区系列活动的一项举措,安排民建界别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到社区接访群众,一方面使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够以定点定时接访的形式,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百姓冷暖,为百姓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是促使民建会员认真履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民建莲湖区工委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值班表,还设计了民建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北院门街道社情民意联络点接待日志、调研记录和督办记录,便于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录接访情况,不断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的长效机制。确保这项活动能够规范化、常态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深入社区为百姓分忧解难的同时,还积极征集提案、建议,为参加会议提前做准备。

 

防患于青萍之末

 

每个星期四上午9点,在莲湖区北院门街办贡院门社区办公室外排起了长队,有男有女,有老人有青年。民建会员、律师张万钢正在仔细倾听张大妈反映因婆媳矛盾自己无人赡养生活困难的问题。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他耐心地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认真地进行记录。第二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走访了张大妈的家,对张大妈的儿媳讲解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对此法律有明确规定。即使婆媳之间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也不能因此拒绝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经过反复调解,双方达成谅解,儿媳自愿每月向老人支付生活费500元。数天后,律师再次电话回访得知,双方现和睦相处,困扰了数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这是发生在“民建律师贡院门社区服务站”的一个场景。贡院门社区是是回、汉民族混杂区,位于西安西门东北侧,东起新寺巷,西至城墙边的王家菜园,南临西安老城主干道西大街,北临西城坊香米园,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总户数4280户,常住人口约12835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3000人,低保户174户,下岗失业人员190人(持再就业优惠证178人),社区共有驻地单位8个,27个居民院落,包括:市儿童医院、市实验职专、西大街第二小学、贡院门小学、北院门工商所、兰空干休所、儿童公园。人口密集,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易发多发。针对这种情况,鉴于民建会员中有相当一批从事的是律师工作,为充分发挥这批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民建会员进社区活动”,民建莲湖工委设立了“民建律师贡院门社区服务站”,组织律师定点定时开展普法宣传、法律答疑和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让矛盾不出社区能够得以化解。

“民建律师贡院门社区服务站”成立后,在贡院门社区服务的四位律师,每周四上午在贡院门社区值班,四位律师与社区签订了服务责任书,安排了值班表。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律师先后到社区坐班60余次,至今已经接待了90批百余人次的居民咨询,成功劝阻不同级别的上访16次,所涉纠纷有投资受骗、家庭纠纷、购买保健品被骗遗产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房屋所有权纠纷等,真正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社区、消灭在萌芽。现在这项工作已深入人心,居民口口相传,就连周边灞桥等县区,甚至咸阳的一些居民都慕名而来。

 

助力雏鹰健康飞翔

 

窗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在贡院门社区会议室里,两位律师与即将步入大学的三名同学及他们的家长正在就如何规划孩子们的大学生活进行热烈的讨论。显然,室外的嘈杂声也影响不了他们专注的情绪。贾灏同学说:“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为我们提供的帮助使我感到很温暖。”他决心成为刻苦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学业有成、服务社会的青年佼佼者。贾灏的父亲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能给予孩子的很少,完全靠他自己的自立自强。我很感谢社区,感谢社区领导给我们的关爱。”学生铁华说:“我是低保户家庭的孩子,我感觉社区离我很近,有家的感觉,她们一直很照顾我们家。” 他们都很乐意在大学期间的寒暑假里,尽能力为社区工作做贡献,以此来锻炼做社会人的综合能力,回报社会和社区对他们的关怀。

这是“民建会员进社区” 系列活动之一的“青苹果成长计划”第一堂法律课的现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既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人际关系冷漠,贫富差距拉大,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如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等,引起整个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忧虑。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通过及时的辅导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民建莲湖区工委整合会员资源,创新社区青少年课外教育工作,在贡院门社区开展了“青苹果成长计划”,为辖区即将高考的学生群体量身设计了 “青苹果成长计划”,就是免费送考生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后组织孩子们上第一堂法律课,安排学子们上大学假期期间到社区参加服务实践,以及建立资助贫困生的“民建莲湖工委社区教育基金”等。之所以称之为“青苹果计划”,民建会员、贡院门社区贺晓兵主任说:在高中毕业到大学期间尚未步入社会前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存在不确定性,这个时候更需要吸收各种精神营养和接受来自各方的关爱与呵护,社区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一臂之力。

“青苹果成长计划”实施以来,社区通过QQ群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年轻人组织起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为他们排忧解难,及时化解心理矛盾,使社区每一位走出去的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有志青年。第一堂法律课是“青苹果成长计划”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律师们给学生们讲日常法律知识。贡院门社区服务站的民建会员、律师张佩英通过真实案例告诉同学们:在外就学首要的是要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要盲目参加不明真相的社团活动,当心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张佩英律师还告诫孩子们一定不要攀比,要培养良好的心态。贡院门社区服务站的另一名民建会员、律师魏俊江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辨别是非,干什么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必要的时候要求助老师和家长,特别是男孩子,遇事切忌冲动。

 “青苹果成长计划”实施以来,给考上大学的社区两名回族学生资助学费累计金额达五万多元。多次为同学们安排律师授课,讲解日常法律知识。学习期间,为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场所。毕业时,帮助他们搜集就业信息,搭建就业桥梁。

民建莲湖区工委白秋分说:心系基层、服务群众是民建一贯的优良传统,“三问三解”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民建会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今后,民建莲湖工委会将在履行职能、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积极探索,在服务百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