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调研 提质量 抓落实 促发展
——市委会接待提案承办单位答复工作概述
去年以来,市委会认真分析形势,围绕大局,密切关注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会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西安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交集体提案15件,大会发言稿2件。特别是秘书长王宾代表市委会所做的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大会发言受到大会的肯定和与会委员的赞许及媒体广泛关注。《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中国文明网、腾讯大秦网等传媒进行了专题报道,成为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
一、注重调查研究,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好的提案离不开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市委会对提案的素材的整理和调查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认真组织调研队伍,市委会领导亲自带领调研组深入到一线开展调研。在进行调研过程中,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事实的真相。每次调研,我们都会选择几个不同层次进行考察,尽量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把提案的选题同经济社会发展动向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委、市政府新政策,分析工作的重点,从中发掘出合适的提案题目,做到有的放矢地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如:我们积极跟踪世界园艺博览会进程,适时提出了《抓住世园会重大机遇,提升先城市形象》和《世园会后的几点建议》建议,总结了世园会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启示,提出了发挥世园效应,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若干建议,被列为2012年市委书记和市长重点督办提案。
二、在提案督办上求实效
对提案的督办是落实提案办理行之有效的途径。提案提出去了,如何落实、如何取得实效是市委会关注的中心。在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市委会向大会提交的15件集体提案,分别由发改委、规划局、法制办、文广新局、教育局、商务局等19家单位进行答复。在提案承办单位答复提案的过程中,市委会领导和主要提案人多次到提案承办单位及会办单位开展实地考察,使提案办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先后走访和考察了浐灞生态区、市法制办,并多次召开了建议提案办理座谈会,并就提案办理提出了意见,更好地促进了办理工作的落实。
各个提案承单位对提案答复工作高度重视,提高办理效力较往年有一定程度提高。特别是法制办能够突破以往提案答复方式,在答复我会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时,邀请法律界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与提案者进行面对面征询讨论,将提案办理的过程、目前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的一一答复。承办单位认为,民建西安市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有很大的启示,所提问题专业性强,研究有深度,对他们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们对民建西安市委和政协委员关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态度表示敬佩,对民建西安市委员会给予他们工作关注、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继续和市民建保持密切联系,做好提案办理与落实,共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提案答复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对个别提案的定位不准,归属提案承办单位时没有领会提案意图,只看标题或者大致内容就简单将提案分派。例如《规划建设“大西安”的新南北中轴的建议》,内容属于文化建设,承办单位却是规划局。
二是对提案答复的针对性不强。有的承办单位对提案内容分析、研究不够,对提案者意图没有真正了解,答复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涉及到实质性问题,有的承办单位把本部门往年工作成绩阐述一大篇,对提案提出的问题是否存在,建议是否可行,能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却避重就轻,答非所问。
三是主办、协办单位之间联系协调不够。一些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加强联系、联络不够,未能在答复意见中把协办单位的意见准确充分地反映出来。
四是重答复、轻落实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在书面答复时充分肯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态度诚恳,解决落实的措施也很明确,但答复结束了,后续落实工作却没能跟上,提案提出的问题并未解决;有些提案答复列入计划解决或待条件成熟时予以办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跟踪督查措施,往往答复后就没有下文,不了了之。
三、对于今后提案工作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