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西藏
2016-04-01

开车去西藏

 

马致远

 

西藏是片神奇、神秘、传奇的宝地。十五年前,我与瑞士闺蜜谈起西藏时她满脸神圣,认为西藏是她们今生遇见的全球最美最向往之地,作为瑞士人, 她已经去过三次,还准备去第四次、第五次。我在德国的导师不止一次地与我争辩西藏是一片净土,要让西藏人民决定西藏是否独立。2000年,达赖赴我所在的Tubingen大学演讲,盛况空前,其人气盖过布莱尔当年造访。西藏为什么对外国人有那么大的诱惑力?15年后我才终下决心,开车西藏,一看究竟。

201372285,我时年57岁,开车去了西藏,穿越青藏高原和川藏路,完成了我十五年前梦想的 终极之旅

决定前,家乡闺蜜好言相劝:“你多大岁数了,还这般浪漫?如果不甘心就这样想,世界上美景无数,你看的过来?美丽而危险的目的地不去也罢。”我问,“如果我执意要去,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二?”她坦言:“你本来就二。”

从起意到决定我用了两天,这两天是煎熬的、挣扎的。多年劳累落下心脏毛病,羸弱的体质在平原区都过的踉踉跄跄,何况高原?两位中医给我的建议是最好不去。也许是“二”的个性使然,没有做多少权衡和准备就上路了。

我们一行六人,车况和驾驶技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的身体。我的年龄最大,体质最差,我赴西藏,多少有些勉强。同行者多是我的部下,他们也不说不。为了安全,车队备了医用氧气及灶具。因为四川地震及洪水,开始的路线是青藏线去,青藏线回。

到达格尔木的时候已经觉得比较荒凉了,就像座空城,当地人说过了十月,内地的生意人都撤了,才是真正的空城。吃晚饭时见到三位路上结到一起徒步赴藏的陕西人,年长的是位四十来岁的高校教师,我们碰了酒杯,祝他们一路好运,心中疑惑世上还有比我更二的人。

青藏线很高,也很美,荒凉的美,美景在喧嚣之处是很难见到的。车内,韩红的“天路”在耳边回荡,车外,一座座高原的“天路”近在眼前。穿越昆仑山时,车里开始有人呕吐,但大家兴致不减,但凡美景都要下车手舞足蹈地嬉闹拍照。行至唐古拉山,车内渐渐平静下来,窗外景色愈发荒凉,光线愈发灰暗,呼吸愈发急促,海拔在4200-5213之间,一座山接一座山,光秃秃寸草不生,延绵不绝。到了!到了唐古拉山最高处的垭口5107海拔处了,无人提出下车拍照,车内死一般寂静。我们在车内打开了氧气瓶.其实我在那一刻高原反应并不明显.我侧向开车的小w,惊愕地发现他满脸是泪,他难受?恐惧?感叹?我不敢问,不敢动,一车人的命在他手中,车里的人谁都好受不到哪去,都在咬牙,何况他,在高原开车一整天的人!这是条汉子,真英雄!直到今天,我也没问过他当时为什么哭,也许,换了谁在那样的情形下都会哭的。

翻过了唐古拉山,海拔一点点下降,我们决定在4800海拔的安多吃晚饭。到餐馆门口,我打开车门的一瞬间就天晕地旋起来。胃里翻江倒海什么都吃不进去,头重脚轻,全身疼痛。这是高原反应的后效应。在唐古拉山口还没什么反应,海拔下来反而耸了。直到拉萨附近纳木错湖,才缓过劲来。从安多到拉萨,沿途的人烟开始多起来,景色愈来愈美。 藏北的风景确实迷人,湛蓝的天空更加通透,洁白的流云纯净得无一杂质,已经枯黄的大草原空旷得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丘陵依然是五彩斑斓,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虽然没有喜玛拉雅山脉高耸,但每座山峰依然是白雪皑皑,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成群欢野。一群群的藏毛牛大摇大摆地挡在我们车前,仿佛天地老大它老二,浑然不知汽车为何物,你愈急,它愈慢。牛羊挡道,一定让着。他们牛气冲天,不惧喇叭声的。干脆,我们熄了火,谦恭地向他们行注目礼,目送并恭候它们的离开。与穿越马路的牛羊辉映成趣的还有沿途磕长头的藏民。在通往拉萨的各条朝圣路上,信徒们一边念涌着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向前行一步,双手移至胸前时行第二步,双手自胸前推至胸前时行第二步,双手自胸前推开迈第三步时,掌心朝下撑地,继而全身俯地,额头轻轻地叩首,口中依然念涌着:喑嘛呢叭咪吽,如此反复不断,他们从四面八方朝着众神之城--拉萨,一路拜来,万般虔诚。这些信徒们或衣衫褴褛,或食粮不备,却有着共同的信念和同样虔诚的心灵,积年累月而行。有的一人成行,还有三五成群。青藏路上看到的磕长头的藏民比我想象的要少的多,可能是现在的藏民宗教意识淡漠了,汉化程度愈来愈高了,本地本民族的文化愈来愈弱化了。

车到山顶,突然,一片蓝色,蓝得显绿的湖水映人眼帘。传说中的圣湖--纳木错湖到了。纳木错湖惊艳来形容并不过分。站在山顶上,鸟瞰纳湖,湖呈带状形,弯弯曲曲的湖水嵌在黄色的群山中,由近而远如静静的河流蜿蜒伸向远方。 冰川的白,湖水的蓝,群山的黄,透过阳光的照耀,微风拂过湖面变成五光十色,不停地闪烁,仙境一般。湖水静静卧在山谷中,更显其华贵。让我们都不禁怀疑身在人间,还是在天堂。当湖水初见端倪时,你会震撼,躁动及期待,当你真正来到湖边不免有些许失望,没有想象中远眺中的那么美。纳木错湖只是开发最早的湖,不是西藏最美的湖,我们沿途远眺过很多静谧,湖蓝色或天蓝色,星罗棋布地分散在辽阔高原的湖泊,每望一眼心都会颤,都在享受那份难以言表的美,都会有狂奔过去一看究竟的欲望。可惜高原反应让我已经没有力气走近看到所有美丽。纳木错湖不同,她是我们必去之地,她的名声太大了。其实不论你爱与不爱,它就在那,它就是纳木错,只是你对它的期待值过高了。世间万事万物,永远是传说中的更美,想象中的更美,朦胧中的更美,距离中的更美。

这种失望延续到了拉萨。准现代化的城市,半汉化了的藏民。布达拉宫的商业化运作,都给这座全球著名的神秘神圣之地抹去了些光环。我庆幸自己醒悟的早,如果晚来十年,拉萨实现了准现代化或现代化,我们还来看什么?

 布达拉宫是我们此行的看点,也是所有奔向西藏的人的看点。票在一周前就预定完了。黑市票价高的吓人。我不甘心,拿我的政协委员证去碰碰运气,很遗憾管理方只对我一人放行。同行者用羡慕嫉妒恨般地眼神目送我进入了布达拉宫大门。布达拉宫比想象的更令人震撼,那是用金子堆成的宫殿!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唐初,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中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 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德国教授多次与我争辩西藏的主权,此行我终于找到主权在我的依据了!   

布达拉宫人多寺大,寺内的佛像、经幡、唐卡、壁画只能是大致地游览,一晃而过。一路爬上金顶,在平台上小憩一会,站在平台上俯瞰拉萨全景,博大宽广气势扑面而来。

布达拉宫出来,太阳西沉。极目远看,蓝天澄净,黛山苍茫。此时的布达拉宫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辉煌与壮美。我在布达拉宫广场、大昭寺与八角街之间不停地徉倘,不停地感受这里风土人情,享受这仅有的净土上的宁静的自然气息。时间在这里漠然了,夜色悄然而至,我依然沉浸在这浓浓的藏情风味之中。

西藏无论多高,毕竟是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无论多重要,毕竟是人的宗教。淳朴往往是自然环境造就的,靠海越近,与外界交易越多心机越多。离天空越近,环境越恶劣,人的生活状态与信念自然与发达之地完全不同。

在拉萨逗留了两天,心情愉悦。我们决定南下灵芝,从川藏线返回西安。

川藏线的风景极美。高山草甸,滚滚长河,皑皑雪山交替出现。每年都吸引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车友踏上征途。虽然夏季多雨、容易塌方飞石,但众多的学生、老师只是暑假有较长的时间,所以七八月份是川藏线最热闹的时候,大批车友云集成都。一路上看到男男女女的渴望搭车的徒步者及摩托车队。其实,徒步者是走不完川藏线的,搭车是手段,徒步仅仅是招牌。我们在路上就搭了一位成都小伙,问为什么要徒步?,没在川藏线徒步要被同学笑话。徒步川藏在成都大学生中以一种文化。

我们一路跨过南北走向的怒江、澜沧江、岷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其分水岭所构成的道道屏障,一路翻越米拉山、色季拉山、安久拉山、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海子山、中巴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等十多座垭口。除觉巴山垭口海拔3908米外,其余垭口海拔高度均超过4000米,其中东达山垭口和米拉山口海拔达到5000米以上。

相比青藏线,川藏线要难开的多。路窄、弯道多,一不留神就会碰到塌方封道。果然,从鲁朗到通麦的路上出现状况,大堵车,前方就是一线天,右手一两米处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滚滚澜沧江,左手两米处是山崖,山贴人面,石悬头顶,景虽逼真,但视野狭窄,视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全车人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我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不知会发生什么情况,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解堵,不知车上带的干粮够不够,也不知在车里怎么过夜。向左望去,滚滚江水,仿佛自己悬在江面,令人惊悚不已,稍不留神,便葬身深渊。向前望去,货车轿车一条长龙,望不到头。大祸临头,情急之下,我反而笑了,二劲儿上来,全无恐惧,窃喜有幸经历了这般绝境,坏坏地对伙伴们说,“天若助我,我们就过了这一劫,算是在鬼门关上走一回,经了大浪,也算福气。若走背字,我们就一起葬身澜沧江,漂到越南,也算有缘。”车内笑声一片,跟着起哄,“跟姐姐一起漂流越南也是福气!”话音刚落,前面的大货车突然动了起来,解堵了!车里一片欢呼。上帝爱我!制造考验,有惊无险。

车子又上路了,心情大好。车内藏族歌声在飞扬,窗外是从未见过的原始美色。在一线天处,一条河横贯期间,一座年久失修的小桥是过河的唯一通道。桥头有两名解放军战士把守,指挥着一次只能过一辆车。我们通过八小时后,新闻联播报道那桥终于跨了,有两辆车四人在此出事了!真险啊,命大啊,有福呵。朋友们在我们途中告知此事后如是说。

就想我们预料的那样,几天后的行程继续穿越塌方区、泥石流、岩堆区、飞石区数十处,气候恶劣,山高坡陡、路险弯急、高寒缺氧,相当一部分地区终年积雪不化、草木不生、人迹罕至,冬季含氧量只有内地50%左右。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有“车行川藏线,如闯鬼门关,过了老虎口,还有鬼招还”之称。

到达川藏线左贡的经历也是令人难忘的。我们首先翻过三座海拔4600-5080米左右的叶拉、东达、拉乌三座大山。开到垭口,不仅疲劳的身体终于可以轻松下来,一路上受到的压迫的视觉也可以得到解放,这也是川藏线吸引人的地方。在东达山口,赫然出现的是一个警示牌:“此处死亡16人!”。川藏线每年死掉十几人,今年最多。尽管如此,进藏人数逐年递增,去年达千万。在拉乌山口拍照时,发现悬崖上刻着一行不算醒目的大字:“我是疯子,我怕谁?”、“心爱的,我在青藏线最高处想你!”。最令人刺激的是叶拉山的72道弯。那72弯以弯多且弯急而著称,很多弯道差不多在160-180度,不是把式一般人是过不去的。当我们车队沿蜿蜒险峻山路爬行时,常遇到碰车事故。现在看到微信上关于叶拉山的72道弯的美照,不禁抿嘴一笑,哪有眼睛里看到的三分之一好?那是全球最漂亮弯道数最多的弯道之一。下得叶拉山,雨水稀稀拉拉下开来,这雨不知下几天,前方的路是否好走,下了大雨的山路是否泥泞,是否会塌方。天色慢慢地暗下去,雨愈下愈大,司机小W突然告知快没油了,顿时军心大乱,车内死一般寂静,没有人讲话,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焦虑,惊恐,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进了左贡县城,找到加油站,我们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时,几个陕西过来的车队的司机与我们搭讪,劝告说前边通往成都的路十分危险,他们决定从滇缅线绕大圈从云南再绕回四川。听了这话我刚放下的心又紧起来。雨点愈下愈大,一路高海拔颠簸焦虑惊恐让前行的兴致荡然无存。熟悉的家,可爱的孩子,单调宁静的校园生活在眼前清晰起来。我想哭,想着,想着,眼泪就无声地流淌下来,老天你考验我是不是过了些,是不是在这里要跟这个家, 这个世界说再见了?我来这里干嘛?疯了吗?我还能活着回去吗?我已经沮丧到极点。在左贡大炮宾馆下榻后,大家顾不上吃饭商讨起行程。小w强烈建议走回头路,折返邦达北上玉树高原,老T建议走滇缅线南下云南。我绝望了,心跳加快,全身颤抖。照他们的走法,比计划多出7-10天行程,我的身体已不允许再上高原,走滇缅线也凶吉难料。他们的目光转向我,我目光呆滞,嘴里只挤出两字:“吃饭!”。

我们一行人还未进餐厅,就看到一群刚从丰田越野车下来的讲四川话的男男女女。我喜出望外,急奔过去:“是从成都过来的吗?路况怎么样?”“嘿好走啊!你们是从拉萨过来的吗?路况好吗?”他们同样急切地问。我长呼一口气,顾不上跟成都人多说,回头对小w道,“计划不变,明早出发!”

那天晚上,吃下安定也难以入睡。尽管前方危险不再,但心脏已经熬不住了。硬挺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行程基本上是躺在后排座上挨过来的。

第三天,我缓过神来,车已开到理塘。理塘县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地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这里是七世达赖、十世达赖的出生地。被人誉为中华高城、雪域圣地、草原明珠。虽然进了四川,我的高原反应还在继续。理塘满街都是藏人,车子停在理塘最大的宾馆,房间舒适干净,我们在街上吃了醪糟鸡蛋,一夜昏睡过去。天明时分就上路了。汽车爬上高坡,想后望去,理塘在一片晨曦中红房绿树,金星点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县城,也是我们此行最后一个高原县城。别了,理塘,别了西藏,接下来的路程将是雅江、新都桥、泸定桥,这就意味着,我们离成都不远了,离家不远了。想到这些高原反应一下子消退了,人也精神了许多。

下面的行程一马平川,心情愉悦,归心似箭,全无可圈可点之处。

再次感谢上帝,在未完全被汉化之前让我感受了西藏,让我在危险地行程后活着回来!在青藏线上,刚过兰州八小时就地震!在川藏线上,刚过通麦八小时就垮桥!经历了忐忑、喜悦,幸福,惊叹,欣喜,绝望,惊悚,彷徨、唏嘘。十五天的行程我享了福,饱了眼,受了罪。为壮美,为欲望,为体验,在我耳顺之年疯狂了一回!

知道西藏美,不上路不知道有这样美!知道赴藏难,不开车不知道有这样难! 十五天行程,风景在路上!但凡有意志的非常人才有资格体验。当你看到了,感受了,震撼了,此生无憾了。什么是幸福?这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