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安我的家
2015-08-01

美丽的西安我的家

文章作者:董宏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加入时间:2010-12-3  点击次数:1337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到西安学习、生活已近15年。正如去夏济南之行有人所言,“你自福地来。”是的,论发达、论经济,西安不算全国前列,但是论幸福、论宜居,西安真是我心中的福地。

十年前,我本科毕业,同学们纷纷奔赴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成为首选,留守西安的屈指可数。最近几年,不断听到外地同学抱怨的声音,高房价、强压力、缺朋少友、思乡情切以及子女抚育、父母赡养等问题迫使我的陕西籍同学们一遍一遍地在思考,返乡还是不返乡?也会听到有人或坚定或犹豫地说:“正在看西安有没有机会,要是有的话,我们还是得回来。”甚至已经有了先行者,卖房卖车地举家回迁。

事实胜于雄辩。十年前,大家离开时会说,“西安空气污染严重,很少见过蓝天。”灰蒙蒙的天,春、秋两季的风沙成为那时的记忆,甚至有南方的同学讲,“嗓子里都是土。”但是这些年来,经过市委、市政府和各级环保部门的努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强化措施,曾经位列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十大城市之列的西安悄然变化。西安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截止2010825日,西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5天,为8年来最好。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小时候才见过的湛蓝湛蓝的天,闻着雨后空气中透出的清新、干净的气息,看着街道两旁翠绿色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心情也会变得愉悦。目前,西安正在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迈进,我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上学那会儿,不时停水,从1楼提一大桶水到5楼的辛苦记忆犹新。现在老同学见面,有人仍会问:“西安还缺水吗?”西安的水荒早已成为历史。自从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以后,就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而且黑河水库的水属国家A级水,是优质水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干净、安全的黑河水。据租住在城中村的同学说,原来饮用的井水比较浑浊,沉淀物也较多,而黑河水却是清澈透底。我到外地出差,对此也有体会,因为喝惯了我们甘甜的黑河水,见到沉淀较多、口感较差的水,甚至无法下咽。曾经有机会到黑河金盆水库参观,看到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清凌凌的水,听到对黑河水源地保护所采取的各项安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不由地从心底发出感叹,拥有黑河水可真是西安人的福气!

当年有一位舍友曾经在学校附近过马路时被卡车撞倒,还好只是受了些伤,在病床上躺了数月,但是这几个月对于勤于求学的她来说,着实有些影响。即使对于我们来说,仍印象很深地记着闻知车祸消息时的心情,甚至演化成为以后几年中,过马路时的紧张心情。但是今天,我们在过许许多多的马路时,有了更加安全的选择。在西安近些年的市政建设中,过街天桥日益增多,出行感受到更安全了。在人流量较多的闹市中心、学校周边、医院门口等,都可以看见便捷、安全的天桥,不仅放松了像我这样的过马路紧张心情,更重要的是在车流量日益增多的环境下,无形中保护了许许多多鲜活生命的安全。尤其前段时间,关于人行横道闯红灯的整治活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确实提高了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把许多潜在的危险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幸福不是日益高涨的物质满足,不是价值万金的股票房产,不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而是一碗温暖可口的家乡饭,是一份乡音乡情的归属感,是花灯初上大街上的满树银花,是千年城墙积淀的厚重文化,是抬头望一望蓝盈盈的天、低头捧一掬清凌凌的水,是环城公园里吼一吼秦腔,是碧波荡漾中游一游曲江……我想,我是真的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幸福的家。我的许多在外拼搏的老同学们,每当他们回到西安一次,对西安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也会更深,也许会对这种紧张而不是过分紧张,闲适而不是无所事事,我所谓张弛有度的生活更有体会,说不定哪一天,有越来越多从西安——这个全国高校最密集城市之一,走出去的人会选择重回西安。

 

 

 

 

                                   (作者:董宏丽    负责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