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西安高新工委赴汾阳开展调研活动
2025-09-25
民建西安高新工委赴汾阳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民建界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西安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9月21日-9月24日,民建西安高新工委在任玉荣主任、向前副主任带领下赴山西省汾阳市开展“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在民建汾阳市总支的热情接待下,两地民建组织举行友好组织缔结仪式。

调研首站走进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车间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令人瞩目。公司董事长贾景敦向调研团介绍,企业已投入 8500 余万元建成年产 10 万吨的智能小米生产线,从谷子进仓到小米出库仅需一人操作,每小时可处理 18 至 20 吨原料,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近 20 倍。更令人称道的是其 “种子芯片战略”—— 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种业公司,完成晋谷系列品种提纯复壮,种子纯度达 99% 以上,并建立覆盖种植、加工、储存全环节的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掌握产品源头信息。调研团成员仔细询问智能化设备运行成本与育种技术转化情况,对 “科技 + 农业” 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在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贾家庄,调研团重点考察了乡村振兴中的数智实践。村属集体企业山西贾家庄腾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内,全氧熔炉与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通过 LED 光束技术全检每只酒瓶的封口、壁厚等指标,日产玻璃瓶达 27 万只,凭借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而在乡村服务领域,当地正在推进的 “推普 + 科技” 项目引发调研团浓厚兴趣,通过开发方言 - 普通话对照小程序、情景对话语音库等数字化工具,帮助留守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农家乐经营者顺畅对接外地游客。民建会员们表示,贾家庄实现了工业智造与乡村治理的双重数字化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调研最后一站来到中国四大名酒汾酒集团,“传统工艺现代化” 的创新图景徐徐展开。在智能酿造车间,调研团了解到汾酒构建的 “智能酿造体系” 已在制曲、发酵、蒸馏等关键环节实现三大突破:自动化设备使生产效率提升 30% 以上,数字化系统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覆盖率达 100%,AI 算法调控让优质酒产出率显著提高。依托 130 万亩以上的绿色原粮基地和 “六检一验” 质量控制体系,汾酒从田间到餐桌的 124 个环节均实现数字化监控,3259 个质量控制参数责任到人。调研团与企业技术人员就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非遗传承展开深入研讨,认为汾酒的实践为传统老字号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此次调研行程紧凑、成果丰硕。高新工委任玉荣主任表示,西安高新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汾阳深厚的产业基础具有极强互补性,此次缔结友好组织旨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两地在数智技术应用、产业升级等领域深度合作。双方明确了在课题研究、政企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民建西安高新工委将依托与民建汾阳市总支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西安数字技术资源与汾阳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将充分发挥界别优势,为跨区域数智协同发展贡献民建力量。(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