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就是战士
2022-01-21

面对疫情,我就是战士

               ——机关下沉干部王瑾工作纪实

 

202112月西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一直关注疫情动态,也曾作为时空伴随者被居家隔离,期间一直遵守防疫规定,坚持居家办公。在解除居家隔离后,第一时间向居住地文景东区社区报到,我们下沉干部编入党员志愿者队伍辅助社区、物业引导业主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主动向社区干部询问了解本小区住户情况。在有检测任务时,按照一人守好一栋楼的要求(后来随着人数增多,改为一人一单元),“守好楼门”,劝返下楼欲外出的业主,按照顺序催促引导所负责楼栋单元业主进行核酸检测,同时也劝导检测完的业主尽快回家不在楼下逗留。

12日,下沉干部所在岗位连夜调整,我被分到附近的万科金域华府社区,期间也有幸上了一次检测台录入信息,第一次当了“大白”。我们这一片一直没有过确诊,也没有b类人员,所以虽然离检测台只有一米远,但心理上不会紧张和害怕。那天天气很冷,风很大,我们三期的两个核酸检测台都处于小区风道上,为了采样方便,两位医护人员在穿防护服前都脱掉了羽绒服,只穿着一个棉背心,我们担心她们会冷,而她们只是很淡定地说了声“没事,我们贴了暖宝宝”。在检测一个多小时后,一码通和核酸检测系统出了故障,检测点的顶棚也一度被风吹破,为了不让大家受冻,我们只能对刚刚下楼来的业主又进行劝返,虽然有抱怨,好在大多数人能够理解,我们不断尝试手动录入信息、告知大家打开一码通截屏,整体进度依然较慢,就这样,1100余人的采样、人数核对陆续进行了10个小时。只有亲身经历,才得以体会那份艰辛和不易,我原以为坐在检测台旁用一码通录入核验信息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谁知眼镜和防护面罩都起了雾,根本看不清电脑上的名字,想要用手去擦又担心不安全,只得不停地凑近屏幕,眼看着雾气在面罩上凝成水珠,再一股股流下来;每扫一次码,都要读出名字核对,并不时地提示大家扫码时“请把手机抬高一点”或是“请把屏幕调亮一些”的话语,N95口罩中冰冰的水珠几次灌进脖子里;在每传递一次检测采样试剂管前,我都会进行一次手消,并帮忙拧开管帽,相当于每10人消毒一次,这个量也才是医护人员的1/10,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采样时手会冻得多厉害。这一天是我下沉以来工作最长的一天,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已经冻透了,脸上也出现了深深的勒痕,看着支援这里的两个汉中的小姑娘,不畏严寒,积极乐观,毫无怨言,真心令人感动和佩服。为了降低生活物资配送时的接触风险,在没有检测任务时,我们充当起传递员,打通最后5米距离,将快递、生活物资从门口取回消杀,再递入到业主手中。

后来,我的下沉地点再次被转回文景东区社区。之后的工作主要是“敲门行动”,逐户摸排登记人员信息,特别是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孕妇、婴幼儿等信息,完善疫情防控人员信息台账,在核酸检测时继续“守门”保证秩序,逐一登记做完核酸检测的业主,以确保不漏一人。在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按照单双日排班,为外出采买生活用品的业主做好出入登记、出门证收发及消毒工作。

我的工作与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同志和曾守封控区的同志相比,不管是心理压力还是工作量都很轻,感觉自己所做的实在太少,只是守好自己的“小阵地”。面对疫情,我就是战士,我同其他下沉干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一起,为小区疫情防控尽了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