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的门前
---献予海子
在他国图书馆里,
你与但丁、歌德、海涅、拜伦、普希金摆放在一起。
老管理员讲,
那是中国的灵魂、年轻的双眸、跳动的生命。
海子,我的兄弟,祖国的骄傲,
以世界的目光闪耀在世界文学里。
是龙年的三月天,我们降生来临,
你15岁的少年读北大,
却也25岁的年少别离。
惋惜?使命!
是今23个春天的问候、思语。
追求、思想、高尚,
本是人类存在的理由。
解读、考问、践行,
挣扎着灵魂超越的磨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诗歌及纯粹的诗歌精神,
从来就是庸俗市侩的审判。
而你,海子,
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
用你善与约的努力,
记叙着爱和美的寻觅。
你是海子,
萃取文字,苦读生命,
汲取力量, 对话灵魂。
以圣洁的心,
全力冲击文学生命的命题,
寻索救赎的约定。
记得你借问:
《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
后来,使者般,
对存在本质和理由锥心泣血的体孕……
那一日,
在山间的弯坡道前,
你吃力地脚踏车崎岖。
山海依旧,太阳依旧,
捕风吹来,虚空散去。
累吧,歇歇。
艺术家些许潦倒,
但,爱的表白,
自,亘古永续。
虚幻的弥漫,
渴慕此岸与彼岸的关系。
但凡一线,
梦、思想、意志,
攀岩不息。
有人,即要叩问,
何来,何去?
这是人与存在的碰击,
是终极价值的动力,
是自由的深层呼唤,
明天,现在,一定……
时间,终止了你深重的脚步,
你卸下尘世所具,
缓缓地,缓缓地,
以满腔的热血,
静静地,静静地,
横枕于冰冷钢轨之巅际。
汽笛尖鸣,
海子啊、海子、海-------
亮光尽闪,
你同弥赛亚划过长空,
以生命之本色,
灌注大地,育化性灵。
----啊!山海关的大墙,
回响你年轻的声音,
是饱蘸血色的赞美祈祷:
陌 生 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 愿你 愿你……
我只 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孩子,我的兄弟、弟兄,
海子啊……海子啊……
带着你文化舍己之爱,
勇敢地钟情追逐,
敏锐触摸时代的神经。
敲击心灵,占卜未然,
完成你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乐章诗句。
启示,
在文化的门前发酵,
与尊重并尊敬。
守望,
以文化的名义,
为人类的美好祈福。
致敬,
向着高贵的头颅,
举起人类的右 臂。
擎起人类的右 臂。
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春天,我与诗相约”文化主题活动而作。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